
(资料图)
5月29日晚,2023“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汇报演出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中心剧场举办。本次展演为学校民族器乐、民族声乐特色学科建设发展与教学转型改革奠定了基础。
本次展演在藏族迎宾曲、敬茶调中拉开序幕,藏族弦子《江玛新撒》、彝族嫁女调《阿花依》、和艳丽歌唱的《弦歌》、傈僳族歌曲《瓦器器第一脚》、摩梭歌曲《泸沽湖情歌》、纳西族歌曲《纳西古歌》、藏族歌曲联唱、花傈僳歌曲《赶猪调》、桑布扎组合的《唻嗦唻》《飞鸟情歌》,以及师生共同演绎的傈僳族歌曲《阿尺木刮》《留客歌》,生动展现了迪庆非遗音乐的魅力和风采。
这场视听盛宴是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省花灯剧院合作育人项目——“格桑顿珠、和艳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工作室”师生的成果,呈现了云南各民族的音乐风格、民俗文化以及民族底蕴。据悉,“格桑顿珠、和艳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工作室”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落地五年,帮助了几十个少数民族的孩子实现了他们的音乐梦想。
下一步,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和“格桑顿珠、和艳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工作室”将继续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不断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供稿 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