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不是xp排序,层之间无相对好恶关系。(除了最后一层)
【资料图】
②纵向从上至下是出现阶段的排序,横向从左往右是依据特定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
③每个角色都同时能占据所有点位,本文所做的更多是将他们所占据的最显著的点位标识出来,用这些点位对每个角色的主旨进行分类。
④意义是通过对角色的分类,来局限地得到对玩家的分类。
⑤目的是为自恋式的不彻底的意识形态批判做准备,在世界化与共罪化之间。
①主体的指标是第一人称报告的撰写者。
②理想自我的指标是作为他者的主体的镜像。
③自我的指标是被现实与原神双重阉割的第一人称报告撰写者,此处程度的指标为无根性。
④自我理想的指标是最接近大他者的大他者的镜像,此处程度的指标为对世界真相的认识。
⑤意义的指标是能反映大他者的局部意志的掌权的他者,此处程度的指标为意志。
⑥大他者的指标是绝对者化的大他者的化身,此处程度的指标为对世界真相的掌握。
⑦欲望的指标是对某一事物的具身性的追求,此处程度的指标为向死而生。
⑧驱力的指标是受阉割,此处程度的指标为对自身受阉割的现实的觉知。
⑨幻想的指标是自觉接近形而上的位面,此处程度的指标为对形而上位面的扬弃,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接近。
⑩缺失的指标是享乐,此处程度的指标为投机而来的权力。
①层之间是互斥的,譬如爱不意味着最喜欢,喜欢与平淡都意味着不尊重。
②越往下,意味着存在越多我需要加以否定的事物。
③越往右,意味着我对之越没有驱力。
①爱意味着理想自我。
②喜欢意味着对其具有很多热情,并且基本上认同他们的理念,并且愿意投身于他们的事件。
③尊重在我这没在日常语境中那么重要的地位,其意味着好感但仍然存在者不得不加以否定的事物,意味着对分歧不加干涉却也不否定对方的重要性。我认为更进一步的情感恰恰需要否定尊重来打破某些壁垒。不尊重应被把握为一种可自为地打破某种壁垒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偏否定性的可能性的欣然接受,而不应把握为消极的对他人的践踏。简而言之,需要在某种意义上祛除尊重在文化中的本体论地位,通过更高明的认识论。
④平淡虽然也不否定对方的重要性,但是直白地表述了对其不感冒。
⑤最后一排意味着······一个不幸表征了我所批判的事物的符号。
关键词: